當前位置>鄉村振興規劃 > > 正文
北京中經縱橫經濟研究院
為您提供鄉村振興規劃的編制工作
北京中經縱橫經濟研究院(現更名為:北京中經縱橫信息咨詢中心)聯合國家科研機構以及發改委甲級資質工程咨詢單位為企業提供可行性報告,商業計劃書,項目建議書,項目申請,資金申請,立項報告,穩評報告,節能報告,特色小鎮,產業規劃,PPP項目,實施方案,市場調研,企業融資,IPO上市,美麗鄉村項目咨詢服務工作。具體聯系辦法如下:
北京總部:
單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國宏大廈(國家發改委宏觀院)B座23層
咨詢電話:010-65067990 65067996
圖文傳真:010-65066990
聯 系 人:李春風 孫薇
單位信箱:vip@21#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相關甲級資質(樣本):
山東省辦事處:
地址:山東濟南市泉城路天業國際大廈10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浙江省辦事處:
地址:浙江杭州市江干區新塘路19號采荷嘉業1號辦公樓3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江蘇省辦事處: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186號宏普捷座20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遼寧省辦事處:
地址:遼寧沈陽市和平區三好街55號信息產業大廈A座12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安徽省辦事處: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臨泉東路1號井中集團西三樓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陜西省辦事處:
地址:陜西西安市北大街凱愛大廈B座8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上海市辦事處: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中山西路2025號永升大廈15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江西省辦事處:
地址:江西南昌市東湖區八一大道357號財富廣場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湖南省辦事處:
地址:湖南長沙市芙蓉區五一東路235號湘域中央商務大廈12層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山西省辦事處:
地址:山西太原市小店區平陽路1號金茂國際B座
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 8790 365
:400 8099 707
一、鄉村發展規劃鄉村規劃是(rural planning)通過規劃來使鄉村整齊整潔,包括農田規劃、排污規劃。所有個人建筑不得在規劃區以外或建設用地以外隨意建設,不得在基礎設施不健全的拆遷區內建設,實施坑塘規劃建設,控制農業污染。社會、經濟、科技等長期發展的總體部署,是指導鄉村發展和建設的基本依據。
二、規劃簡介
規劃內容主要有:①鄉村自然、經濟資源的分析評價;②鄉村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戰略目標及其地區布局;③鄉村經濟各部門發展規模、水平、速度、投資與效益;④制定實現鄉村規劃的措施與步驟。制定鄉村規劃,要根據鄉村的資源條件、現有生產基礎、國家經濟發展方針與政策,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提高效益為前提。要實行長遠結合,留有余地,反復平衡,綜合比較,選其最優方案。
1、村莊規劃的一般性問題
現行的城市規劃法律體系中,涉及村莊規劃的國家級法規和規章只有《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及《村鎮規劃編制辦法》(試行)兩個文件。按照這兩個文件的指導,村莊規劃一般應參照村鎮規劃的相關內容進行編制;而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各地也通常是按照村鎮規劃標準進行編制的。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往所編制的村莊規劃主要集中。
1.1 我國村莊的總體特征
(1) 規模少,布局分散
這是我國農業生產水平低和便于耕作管理的要求造成的。在鄉(鎮)域范圍內,有許多規模大小不等的村莊和集鎮,形式上是分散的個體,實質上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他們在生產、生活、文教、服務和貿易等方面形成網絡結構體系,呈金字塔形分布。
(2) 村莊類型多樣化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自然生存環境、社會經濟條件、歷史文化背景差異巨大,造成各地村莊在結構布局形態、社會經濟職能、民俗民風、生產特點乃至建筑風格等多方面呈現多樣化的格局。
(3) 地區發展水平差異大
各地區村莊生產發展的不平衡以及自然條件和建設條件的不同,造成村莊的規模、分布密度、生產能力、經濟效益及農民的物質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
1.2 村莊建設發展的一般性問題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以往的村莊規劃所遇到的村莊建設發展的主要問題概括起來集中表現為:土地浪費嚴重、資源利用差、基礎設施落后、投資環境差、難以培育工商業文明、生產要素市場難以建立、環境污染難以治理和村莊自身特色缺失等八個方。
1.3 傳統村莊規劃的體系構建
根據現有的兩個法規文件的規定,村鎮規劃包含村鎮體系規劃、村鎮(莊)總體規劃和村鎮(莊)建設規劃三個層次;而涉及村莊規劃的主要是村莊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并且在實際的操作層面,常常將后兩個層面的規劃合并編制,統稱為“村莊規劃”。實踐證明,村莊總體規劃與村莊建設規劃的合并能夠提高規劃的效率,有利于村莊長遠發展與當前建設需求的結合,便于操作實施。
1.4 村莊規劃所涉及的一般性問題:
已有的研究表明,村莊規劃在內容上所涉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人口與用地的合理計算問題、村莊的規劃布局問題、村莊的道路交通問題、村莊公建設施的配置問題和村莊歷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保護問題等方面,這些問題在《村莊規劃若干問題探討》[2]中有過深入探討,此處不再贅述。
2、欠發達地區村莊規劃的非常規性問題:
2.1 山地多,耕地少
欠發達地區的村莊一般位于山區,也正是由于山地的比例過大造成了生存、生產、生活所依賴的自然條件相對較差,不利于農業的發展;同時交通不便,其村莊自然也就比較落后。而較大的平原或壩區往往是比較發達的城鎮和村莊所占據,并且這種情況在西部欠發達省份(如云南、貴州)尤為典型。山區的村莊通常會依托一小片平地進行耕作,而村民的民居建設多位于山上依山而建。由于山地多、平地少,農業基礎薄弱;交通不便,無其他產業支撐,從而導致經濟長期不發達。
2.2 區位偏僻,遠離中心城、鎮
欠發達地區的村莊通常都遠離中心城市,甚至距離中心鎮、集鎮都較遠。這種區位條件也限制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使之無法受到中心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無法享受到中心城鎮產業轉移所帶來的機遇,長期以來只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相對封閉、內向的進行緩慢發展。
2.3 人口數量少、素質低
由于發展的滯后,欠發達地區人口的增長動力主要依靠其自然增長。同時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相對寬松,通常這些地區自然增長率會比較高,但如果考慮到機械增長因素,這些村莊的人口,尤其是素質較高的人口,多向發達地區和城鎮遷移(即城市化進程的影響),且遷移速度高于自然增長,欠發達地區的人口常呈現負增長的趨勢,這也就導致了這些地區長期以來人口數量少、勞動力不足、素質低下,并且人口的結構也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特點。如明格村的總人口只有不到600人,青壯年勞力則更少,連組成一個稍大型的工廠所需的人力資源都不足。如此,要想走大規模工業化道路,使該村的經濟達到發達地區村莊(如江蘇華西村等)的水平是十分不現實的。
2.4 社會及市政基礎設施落后
相對于發達地區的村莊,欠發達地區實際的發展水平有限,其自身沒有經濟能力改善社會和市政基礎設施;外來資本又沒有動力對該地區進行投入。由此所造成的現實是很多村莊沒有上下水設施、沒有小學、圖書室、醫療室等基本的公共服務設施,其衛生條件堪憂,生產生活長期處于很低的水平。
2.5 法治觀念、管理觀念滯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欠發達地區的村民由于長期為生計奔波,忙于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其經濟形式具有自然經濟和小農生產的特征,長期脫離社會化生產分工和協作,導致其觀念的落后、封閉,尤其是法治觀念的缺失和村莊管理層管理理念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形勢。這樣以來,即使有科學的《村莊規劃》,也無法得到管理層的透徹領會和真正認可,難以真正落于實處。因此在欠發達地區編制村莊規劃,更應當注重規劃編制的過程。欠發達地區村莊規劃的編制過程,應當成為對村民普法教育、對村莊管理者更新治村理念的過程。
2.6 規劃重視不夠,經費不足
由于欠發達地區在市域、縣域甚至鄉(鎮)域范圍內所處的地位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上級主管部門(一般是所在縣的城市建設或規劃管理部門)對于其規劃也較城市和中心鎮的規劃重視不足,直接導致上級經費投入不足甚至沒有規劃費用的投入。而實際中這些地區的村莊又根本無力承擔正規規劃院高昂的規劃費用,或者即使有些經費也不愿投入到非直接效益的規劃之中。村莊經濟實力遠不能跟城鎮相比,如果得不到專項經費支持,規劃編制經費很難籌措,編制經費短缺使得村莊規劃流于應付。為了應付規劃檢查,行政村組織往往自己或委托上級管理部門簡單做個規劃,這樣,規劃科學性與可操作性不足便成為理所當然。
2.7 少數民族聚居
欠發達地區的村莊很多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西南諸省尤其突出。一方面這會加強該地區發展的緊迫性;但另一方面,少數民族蘊藏了豐富的少數民族民風民俗文化,也為其發展帶來隱性的有利條件。
3、欠發達地區村莊規劃的要點:
(1) 道路系統:現有的道路網系統尚未完善,各級道路普遍偏窄;村內小巷狹窄彎曲,消防車無法進入;除過境路外,村內其他道路均為質量較差的水泥路;道路附屬設施不夠齊全。
(2) 村民住宅:住房布局散亂,住宅用地嚴重;房屋多為磚木結構,通風條件不良,質量較差;建筑風貌參差不齊,新建的磚混農家樂建筑對原有村落風貌破壞嚴重;環境臟亂,衛生狀況差。
(3) 公共設施:小學規模太小,教學設施不完善;無幼兒園、醫療所等設施;村內商業點店鋪店面凌亂,無良好的商業環境和商業氣息。
(4) 市政基礎設施:排水不成系統,生活污水無處理;村中亂拉電線,存在火災隱患。
(5) 環境衛生:生活垃圾缺乏管理,閑置空地內和排水明溝垃圾較多;居民家庭多露天或簡易廁所,衛生條件差。
(6) 景觀環境:綠地率低,缺少公共綠地和公共活動空間;河流岸線綠化較差,垃圾較多;村內“裸”房子居多,嚴重影響村的視覺環境。
三、規劃內容與思路
筆者認為其村莊規劃在滿足基本的規范要求的基礎之上,尤其應當突出重點、抓住中心,避免“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對于欠發達地區來說,所謂重點和中心也只能有一個。對于幾百人的一個村子,無論如何難以聚集多大力量做出多個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因此村莊規劃的內容與其遍地開花,不如集中力量研究好主要問題,抓住主要矛盾(經濟滯后),辦好一件事,謀劃一個發展思路,解決好一個問題……。
就明格村而言,由于其屬于自然村莊,經濟主要依靠基礎農業為支撐,附帶旅游餐飲接待服務,所以明格村的發展在做好農業這個基礎的前提下,尤其應強調特色農業的發展,走以農帶商,以商促農的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集中力量做好幾個方面,不能貪大求多,具體歸納為五個“一”的發展思路,即:
(1) 一個目標:即和諧農村建設,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合理發展)和人與人的和諧(文明的提高)。
(2) 一個中心任務:即經濟發展,抓住以農業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方向,帶動農家樂的餐飲接待業。
(3) 一條主導產業鏈:即綠色農業――延伸產業(農業產品淺加工、綠色服務業)。
(4) 一個窗口:即通過一個重新整合的村落風貌,來表達這個窗口的形象。
(5) 一種新面貌:即明格村新的物質環境與精神面貌,物質環境包括生產環境的改善,生活環境的美化,生活物質內容的豐富,精神面貌包括,人的滿足感增加,對未來充滿希望。
同時,規劃的主要內容,重點也需圍繞這五個“一”來展開,包括:
(1) 合理布局村莊發展用地,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2) 理順村內道路交通,處理好內外交通的聯系;
(3) 改造村莊生活環境,包括衛生、生活、生產、旅游接待環境;
(4) 營造特色村莊景觀,包括建筑風貌的統一,
(5)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給排水、電力電信、污水處理等;
(6) 建立新的管理體制,為將來作為旅游餐飲接待區的建設打下組織基礎。
四、功能布局的調整
依據突出重點這一規劃主題,本次規劃在用地調整上以增加“合力”為核心內容,將原有的兩個不同村落(上明格村和下明格村)的空間形成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空間關系,使其組成一個完整的環境空間,更好的發揮作用,從而使整個規劃區形成“一軸、一帶、三片”的格局:
(1) “一軸”:即原村莊道路,穿越整個村莊的主干道構成的村莊發展主軸。
(2) “一帶”:即一條濱江綠化帶。
(3) “三片”:以現狀形成的居住村落形態,將整個規劃區分為三個片區,即北部村民居區,南部村民居區,以及位于河道兩側的新規劃居住和管理片區。
五、村莊特色規劃
村莊特色是吸引外來投資及外部消費對象的重要因素。規劃在保持現有格局和風貌的基礎上,力求將山、水、綠地、村莊各項用地融為一體,注意地方特色的挖掘,將當地民居文化的特色融入村莊建設之中,使山區村莊環境和景觀建設的特色得到更充分的體現,營造出“山中有村、村內有水,水繞村行”的自然村莊特色形象。因此,規劃考慮從“一種風貌、兩大特色、三個要素”三個方面形成有主有次,點、線、面相結合的特色系列:
一種風貌:即以自然村落的肌理為主調的純樸鄉村風貌。
兩大特色:緊緊抓住山、水、村相依的特色,使山清水秀成為村莊最突出的兩大特色。
(1) 山青:對村莊周圍的山體加強綠化,使之成為村莊的綠色背景。有山之處,建筑布局依山就勢,相得益彰。
(2) 水秀:充分利用現有水系景觀,規劃把水系揉進村落,使村莊有青山的襯托,房前屋后有潺潺流水,面對一片開闊的田園風光。
三大景觀元素:
(1) 休閑空間:為了使城鎮空間更為通透和具有現代感,規劃將在重要地段設置各具特色的廣場,一是使村莊空間富有變化;二是為村莊增加 “客廳”,它是表現村莊形象的重要窗口。
(2) 游覽空間:依據現狀條件,在村莊北部、中部、南部設置一個休閑游園,設計充分突出濱水特色,使公園成為村莊景觀的“點睛”之筆。
(3) 休閑綠化帶:濱水綠化帶,以地方性民俗民風為主要文脈,沿江設置部分休憩的小品設施,利用綠化營造不同氛圍的空間環境,形成豐富的、多層次的外部空間環境。
六、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村莊規劃的差異
通過上述分析和實例說明,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村莊規劃的差異可概括為:①內容差異:后者追求全面發展,注重協調,而前者更突出重點,特別強調經濟的發展;②產業差異:前者較之后者更注重農業基礎,走以農帶商(或以農帶工,尤其是加工業)的綠色產業發展道路,而非大規模工業化生產;③用地布局差異:前者以基本的宅基地劃分為主,而后者多參照城鎮居住小區規劃進行布局;④發展策略差異:前者多利用后發優勢,尤其是古建筑、古民風保存完好的優勢,并常利用山地打開發展的思路,強調對山地的開發;后者則多利用先發優勢,走工業化道路;⑤災害防護差異:由于地形條件的不同,前者的村莊災害防護多以防洪為主,而后者則以防澇為主;⑥特色差異:前者更強調原始古樸、自然生態的村莊環境特色,主要是對現有村莊空間格局的保護、建筑的維護與更新、生活環境及基礎設施的改善,有別于發達地區的建設向城市特色發展的趨勢;⑦編制過程差異:前者更注重規劃編制的過程,規劃過程強調村民的參與,強調規劃人員與村民的互動及對村民村官規劃普及教育;⑧經費來源差異:前者以多方籌措和政府財政支持為主,規劃行為更少市場性、更多計劃性,而后者多實力雄厚、自籌經費。
七、結語
盡管欠發達地區有諸多制約發展的欠發達因素存在,但其村莊規劃卻不應是“欠發達”的。該地區的村莊規劃憑借其獨特的自然環境、人文地理、產業基礎、民俗風情和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習慣,在規劃布局、建筑形式、建造方式、環境利用和資源開發各方面都可舒展地方特性、挖掘傳統文化,創造具有鮮明山鄉村寨特色和濃郁鄉土文化氛圍的村莊規劃。
如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新農村建設,村莊規劃先行;改變現狀農村尤其是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的落后面貌將成為推進國家整體文明的大事,意義深遠!
鄉村規劃的原則編輯:
1.以人為本,農民主體。把維護農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把群眾認同、群眾參與、群眾滿意作為根本要求,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建設美好家園。
2.城鄉一體,統籌發展。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好鄉村建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農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著力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3.堅持規劃引領,示范帶動。強化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科學編制美好鄉村建設規劃,切實做到先規劃后建設、不規劃不建設。按照統一規劃、集中投入、分批實施的思路,堅持試點先行、量力而為,逐村整體推進,逐步配套完善,確保建一個成一個,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推進。
4.堅持生態優先,彰顯特色。把農村生態建設作為生態強省建設的重點,大力開展農村植樹造林,加強以森林和濕地為主的農村生態屏障的保護和修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規劃建設要適應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突出鄉村特色,保持田園風貌,體現地域文化風格,注重農村文化傳承,不能照搬城市建設模式,防止“千村一面”。
5.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針對各地發展基礎、人口規模、資源稟賦、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切實加強分類指導,注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現階段應以舊村改造和環境整治為主,不搞大拆大建,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防止中心村建設占用基本農田。
最新政策:
前言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系變化特征,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從黨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描繪好戰略藍圖,強化規劃引領,科學有序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特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本規劃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階段性謀劃,分別明確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細化實化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是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據。
第一篇 規劃背景
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論斷,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任務,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認真總結農業農村發展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上,準確研判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鄉村演變發展態勢,切實抓住歷史機遇,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第一章 重大意義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鄉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村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有利于推動農業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增強我國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農業是生態產品的重要供給者,鄉村是生態涵養的主體區,生態是鄉村最大的發展優勢。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推行鄉村綠色發展方式,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利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格局,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化,鄉村是中華文明的基本載體。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利于在新時代煥發出鄉風文明的新氣象,進一步豐富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健全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會治理的基礎在基層,薄弱環節在鄉村。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現代社會治理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關乎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增進農民福祉,讓億萬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匯聚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礴力量。
第二章 振興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帶來的深刻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三農”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切實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堅持立足國內保證自給的方針,牢牢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堅持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堅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加快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扎實推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為“三農”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這些重大舉措和開創性工作,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進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全國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得到初步遏制,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發生重大變化。農村改革取得新突破,農村土地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農村創新創業和投資興業蔚然成風,農村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城鄉發展一體化邁出新步伐,5年間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縮小,農村消費持續增長,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脫貧攻堅開創新局面,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速持續快于全國平均水平,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明顯增強,過去5年累計68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達到新水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農村社會煥發新氣象。
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后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明顯的短板仍然在“三農”,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仍然是農業農村。主要表現在:農產品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亟待提高;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農村人才匱乏;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后,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整體水平亟待提升;農村民生領域欠賬較多,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較大,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存在薄弱環節,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強化。
第三章 發展態勢
從2018年到2022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個5年,既有難得機遇,又面臨嚴峻挑戰。從國際環境看,全球經濟復蘇態勢有望延續,我國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空間將進一步拓展,同時國際農產品貿易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仍然突出,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妥善應對國際市場風險任務緊迫。特別是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糧食及重要農產品需求仍將剛性增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從國內形勢看,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及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深入推進,鄉村發展將處于大變革、大轉型的關鍵時期。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中高端、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將快速增長,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是必然要求。我國城鎮化進入快速發展與質量提升的新階段,城市輻射帶動農村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但大量農民仍然生活在農村的國情不會改變,迫切需要重塑城鄉關系。我國鄉村差異顯著,多樣性分化的趨勢仍將延續,鄉村的獨特價值和多元功能將進一步得到發掘和拓展,同時應對好村莊空心化和農村老齡化、延續鄉村文化血脈、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的任務艱巨。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備較好條件。有習近平總書記把舵定向,有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堅強領導、科學決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寫入黨章,成為全黨的共同意志,鄉村振興具有根本政治保障。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和雙層經營體制不斷完善,鄉村振興具有堅強制度保障。優秀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尋根溯源的人文情懷和國人的鄉村情結歷久彌深,現代城市文明導入融匯,鄉村振興具有深厚文化土壤。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對農業農村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改善,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鄉村振興具有雄厚物質基礎。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各地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鄉村振興具有扎實工作基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對“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億萬農民的殷切期盼。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發揮優勢,順勢而為,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第二篇 總體要求
按照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部署,2018年至2022年這5年間,既要在農村實現全面小康,又要為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礎。
第四章 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第一節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黨管農村工作。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農村工作方面的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的科學內涵,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部署,協調推進。
——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堅持改革創新、激發活力。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擴大農業對外開放,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調動各方力量投身鄉村振興。以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鄉村振興,以人才匯聚推動和保障鄉村振興,增強農業農村自我發展動力。
——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和發展走勢分化特征,做好頂層設計,注重規劃先行、因勢利導,分類施策、突出重點,體現特色、豐富多彩。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不搞層層加碼,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久久為功,扎實推進。
第五章 發展目標
到2020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現代農業體系初步構建,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鄉村產業加快發展,農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基本建立;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鄉村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初步構建。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經驗,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
第六章 遠景謀劃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業結構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民就業質量顯著提高,相對貧困進一步緩解,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第三篇 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
堅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統籌城鄉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類推進鄉村振興,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第七章 統籌城鄉發展空間
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對國土空間的開發、保護和整治進行全面安排和總體布局,推進“多規合一”,加快形成城鄉融合發展的空間格局。
第一節 強化空間用途管制
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統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修復,按照不同主體功能定位和陸海統籌原則,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科學劃定生態、農業、城鎮等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及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線、圍填??刂凭€等主要控制線,推動主體功能區戰略格局在市縣層面精準落地,健全不同主體功能區差異化協同發展長效機制,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增強城鎮地區對鄉村的帶動能力。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完善縣城綜合服務功能,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鎮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加強以鄉鎮政府駐地為中心的農民生活圈建設,以鎮帶村、以村促鎮,推動鎮村聯動發展。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發揮多重功能,提供優質產品,傳承鄉村文化,留住鄉愁記憶,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通盤考慮城鎮和鄉村發展,統籌謀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能源、生態環境保護等主要布局,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形態。強化縣域空間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引導約束作用,科學安排縣域鄉村布局、資源利用、設施配置和村莊整治,推動村莊規劃管理全覆蓋。綜合考慮村莊演變規律、集聚特點和現狀分布,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半徑,合理確定縣域村莊布局和規模,避免隨意撤并村莊搞大社區、違背農民意愿大拆大建。加強鄉村風貌整體管控,注重農房單體個性設計,建設立足鄉土社會、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升級版鄉村,避免千村一面,防止鄉村景觀城市化。
第八章 優化鄉村發展布局
堅持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打造集約高效生產空間,營造宜居適度生活空間,保護山清水秀生態空間,延續人和自然有機融合的鄉村空間關系。
第一節 統籌利用生產空間
鄉村生產空間是以提供農產品為主體功能的國土空間,兼具生態功能。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重點建設以“七區二十三帶”為主體的農產品主產區。落實農業功能區制度,科學合理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合理劃定養殖業適養、限養、禁養區域,嚴格保護農業生產空間。適應農村現代產業發展需要,科學劃分鄉村經濟發展片區,統籌推進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等各類園區建設。
第二節 合理布局生活空間
鄉村生活空間是以農村居民點為主體、為農民提供生產生活服務的國土空間。堅持節約集約用地,遵循鄉村傳統肌理和格局,劃定空間管控邊界,明確用地規模和管控要求,確定基礎設施用地位置、規模和建設標準,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設施,引導生活空間尺度適宜、布局協調、功能齊全。充分維護原生態村居風貌,保留鄉村景觀特色,保護自然和人文環境,注重融入時代感、現代性,強化空間利用的人性化、多樣化,著力構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務圈、繁榮的商業圈,讓鄉村居民過上更舒適的生活。
第三節 嚴格保護生態空間
鄉村生態空間是具有自然屬性、以提供生態產品或生態服務為主體功能的國土空間。加快構建以“兩屏三帶”為骨架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全面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強對自然生態空間的整體保護,修復和改善鄉村生態環境,提升生態功能和服務價值。全面實施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發展產業目錄,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和開發強度,強化準入管理和底線約束。
第九章 分類推進鄉村發展
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根據不同村莊的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鎮、特色保護、搬遷撤并的思路,分類推進鄉村振興,不搞一刀切。
第一節 集聚提升類村莊
現有規模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將存續的一般村莊,占鄉村類型的大多數,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科學確定村莊發展方向,在原有規?;A上有序推進改造提升,激活產業、優化環境、提振人氣、增添活力,保護保留鄉村風貌,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村莊。鼓勵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強化主導產業支撐,支持農業、工貿、休閑服務等專業化村莊發展。加強海島村莊、國有農場及林場規劃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第二節 城郊融合類村莊
城市近郊區以及縣城城關鎮所在地的村莊,具備成為城市后花園的優勢,也具有向城市轉型的條件。綜合考慮工業化、城鎮化和村莊自身發展需要,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在形態上保留鄉村風貌,在治理上體現城市水平,逐步強化服務城市發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滿足城市消費需求能力,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實踐經驗。
第三節 特色保護類村莊
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是彰顯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努力保持村莊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切實保護村莊的傳統選址、格局、風貌以及自然和田園景觀等整體空間形態與環境,全面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等傳統建筑。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態和傳統習慣,加快改善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合理利用村莊特色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形成特色資源保護與村莊發展的良性互促機制。
第四節 搬遷撤并類村莊
對位于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村莊,因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搬遷的村莊,以及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可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生態宜居搬遷、農村集聚發展搬遷等方式,實施村莊搬遷撤并,統籌解決村民生計、生態保護等問題。擬搬遷撤并的村莊,嚴格限制新建、擴建活動,統籌考慮擬遷入或新建村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堅持村莊搬遷撤并與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結合,依托適宜區域進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區。搬遷撤并后的村莊原址,因地制宜復墾或還綠,增加鄉村生產生態空間。農村居民點遷建和村莊撤并,必須尊重農民意愿并經村民會議同意,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集中上樓。
第十章 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第一節 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健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機制,夯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礎性工作。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探索多渠道、多樣化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路徑,提高扶貧措施針對性和有效性。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著力推動縣與縣精準對接,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加大產業扶貧工作力度。加強和改進定點扶貧工作,健全駐村幫扶機制,落實扶貧責任。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引導激勵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和參與脫貧攻堅。
第二節 重點攻克深度貧困
實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行動方案。以解決突出制約問題為重點,以重大扶貧工程和到村到戶到人幫扶為抓手,加大政策傾斜和扶貧資金整合力度,著力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條件,增強貧困農戶發展能力。推動新增脫貧攻堅資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新增脫貧攻堅舉措主要用于“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培育壯大集體經濟,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第三節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加快建立健全緩解相對貧困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持續改善欠發達地區和其他地區相對貧困人口的發展條件,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增強脫貧地區“造血”功能。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壓茬推進實施生態宜居搬遷等工程,鞏固易地扶貧搬遷成果。注重扶志扶智,引導貧困群眾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貧困。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將幫扶政策措施與貧困群眾參與掛鉤,培育提升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的基本能力。加強宣傳引導,講好中國減貧故事。認真總結脫貧攻堅經驗,研究建立促進群眾穩定脫貧和防范返貧的長效機制,探索統籌解決城鄉貧困的政策措施,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第四篇 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農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持續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
第十一章 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第一節 健全糧食安全保障機制
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建立全方位的糧食安全保障機制。按照“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要求,持續鞏固和提升糧食生產能力。深化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改革,科學確定儲備規模,強化中央儲備糧監督管理,推進中央、地方兩級儲備協同運作。鼓勵加工流通企業、新型經營主體開展自主儲糧和經營。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強化糧食質量安全保障。加快完善糧食現代物流體系,構建安全高效、一體化運作的糧食物流網絡。
第二節 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
嚴守耕地紅線,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完成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劃定工作,確保到2020年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5.46億畝。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到2022年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所有高標準農田實現統一上圖入庫,形成完善的管護監督和考核機制。加快將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細化落實到具體地塊,實現精準化管理。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到2022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4億畝,耕地質量平均提升0.5個等級(別)以上。
第三節 提升農業裝備和信息化水平
推進我國農機裝備和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加快高端農機裝備和丘陵山區、果菜茶生產、畜禽水產養殖等農機裝備的生產研發、推廣應用,提升漁業船舶裝備水平。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積極推進作物品種、栽培技術和機械裝備集成配套,加快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提高農機裝備智能化水平。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信息進村入戶,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產銷銜接的農業服務平臺,加強農業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提高農業綜合信息服務水平。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工程和“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鼓勵對農業生產進行數字化改造,加強農業遙感、物聯網應用,提高農業精準化水平。發展智慧氣象,提升氣象為農服務能力。
第十二章 加快農業轉型升級
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著力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第一節 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
以全國主體功能區劃確定的農產品主產區為主體,立足各地農業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構建優勢區域布局和專業化生產格局,打造農業優化發展區和農業現代化先行區。東北地區重點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依托“大糧倉”打造糧肉奶綜合供應基地。華北地區著力穩定糧油和蔬菜、畜產品生產保障能力,發展節水型農業。長江中下游地區切實穩定糧油生產能力,優化水網地帶生豬養殖布局,大力發展名優水產品生產。華南地區加快發展現代畜禽水產和特色園藝產品,發展具有出口優勢的水產品養殖。西北、西南地區和北方農牧交錯區加快調整產品結構,限制資源消耗大的產業規模,壯大區域特色產業。青海、西藏等生態脆弱區域堅持保護優先、限制開發,發展高原特色農牧業。
第二節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加快發展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農牧漁結合的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統籌調整種植業生產結構,穩定水稻、小麥生產,有序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進一步擴大大豆生產規模,鞏固主產區棉油糖膠生產,確保一定的自給水平。大力發展優質飼料牧草,合理利用退耕地、南方草山草坡和冬閑田拓展飼草發展空間。推進畜牧業區域布局調整,合理布局規?;B殖場,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促進養殖廢棄物就近資源化利用。優化畜牧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做大做強民族奶業。加強漁港經濟區建設,推進漁港漁區振興。合理確定內陸水域養殖規模,發展集約化、工廠化水產養殖和深遠海養殖,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漁業捕撈強度,規范有序發展遠洋漁業。
第三節 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以各地資源稟賦和獨特的歷史文化為基礎,有序開發優勢特色資源,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創建特色鮮明、優勢集聚、市場競爭力強的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支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工基地、倉儲物流基地,完善科技支撐體系、品牌與市場營銷體系、質量控制體系,建立利益聯結緊密的建設運行機制,形成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目標,支持建立生產精細化管理與產品品質控制體系,采用國際通行的良好農業規范,塑造現代頂級農產品品牌。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培育農業產業強鎮,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
第四節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加快完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監管體系,加快建立農產品質量分級及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完善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體系,推進農產品生產投入品使用規范化。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實施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實現全國動植物檢疫防疫聯防聯控。完善農產品認證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系統,著力提高基層監管能力。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強化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對失信市場主體開展聯合懲戒。
第五節 培育提升農業品牌
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加快形成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大宗農產品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為核心的農業品牌格局。推進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建設,擦亮老品牌,塑強新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國際知名的農業品牌和國際品牌展會。做好品牌宣傳推介,借助農產品博覽會、展銷會等渠道,充分利用電商、“互聯網+”等新興手段,加強品牌市場營銷。加強農產品商標及地理標志商標的注冊和保護,構建我國農產品品牌保護體系,打擊各種冒用、濫用公用品牌行為,建立區域公用品牌的授權使用機制以及品牌危機預警、風險規避和緊急事件應對機制。
第六節 構建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
建立健全農產品貿易政策體系。實施特色優勢農產品出口提升行動,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積極參與全球糧農治理。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積極支持有條件的農業企業走出去。建立農業對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信用評價體系。放寬農業外資準入,促進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
第十三章 建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構建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提高農業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平,有效帶動小農戶發展。
第一節 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政策,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讓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前提下,平等保護土地經營權。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加強土地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管理服務。加強農用地用途管制。完善集體林權制度,引導規范有序流轉,鼓勵發展家庭林場、股份合作林場。發展壯大農墾國有農業經濟,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墾企業集團。
第二節 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鼓勵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水平,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不斷壯大農林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工商資本到農村投資適合產業化、規模化經營的農業項目,提供區域性、系統性解決方案,與當地農戶形成互惠共贏的產業共同體。加快建立新型經營主體支持政策體系和信用評價體系,落實財政、稅收、土地、信貸、保險等支持政策,擴大新型經營主體承擔涉農項目規模。
第三節 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完善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等權能和管理辦法。研究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充實農村集體產權權能。鼓勵經濟實力強的農村集體組織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共同發展。發揮村黨組織對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防止內部少數人控制和外部資本侵占集體資產。
第四節 促進小農戶生產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改善小農戶生產設施條件,提高個體農戶抵御自然風險能力。發展多樣化的聯合與合作,提升小農戶組織化程度。鼓勵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建立契約型、股權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小農戶專業化生產,提高小農戶自我發展能力。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培育新型服務主體,加快發展“一站式”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加強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用途監管和風險防范,健全資格審查、項目審核、風險保障金制度,維護小農戶權益。
第十四章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水平、成果轉化水平,為農業發展拓展新空間、增添新動能,引領支撐農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第一節 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
培育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創新主體,建立健全各類創新主體協調互動和創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強化農業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原創性重大成果突破。加強種業創新、現代食品、農機裝備、農業污染防治、農村環境整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改進科研項目評審、人才評價和機構評估工作,建立差別化評價制度。深入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開展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推動建設種業科技強國。
第二節 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基地
建設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吸引更多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到科技園區落戶,培育國際領先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新建一批科技創新聯盟,支持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利用現有資源建設農業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強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與應用示范。建設農業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與服務平臺,充分發揮重要公共科技資源優勢,推動面向科技界開放共享,整合和完善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
第三節 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批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和面向企業的技術服務網絡,通過研發合作、技術轉讓、技術許可、作價投資等多種形式,實現科技成果市場價值。健全省市縣三級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網絡,支持地方大力發展技術交易市場。面向綠色興農重大需求,加大綠色技術供給,加強集成應用和示范推廣。健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創新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方式,支持各類社會力量參與農技推廣,全面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加強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健全農業科技領域分配政策,落實科研成果轉化及農業科技創新激勵相關政策。
第十五章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